2006年9月,毛泽东逝世30周年,我们倾情奉献了一期《没有毛泽东的30年》。我们深切地对读者说:“毛泽东走了,我们的精神图腾越来越清晰……”
2013年12月,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我们真情打造了一期《毛泽东的人情味》。我们深情地与读者一起,感受到了毛泽东平凡而伟大的人情光辉。
2016年9月,毛泽东逝世40周年,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情怀来纪念呢?
我们想到了一个梦,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在孜孜追求,都在探索奋斗,都在实干筑造!今天,我们要告慰毛泽东的是:您亲手缔造的新中国,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执笔/罗满元 罗梅)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代中国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甩在了后面。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侵略的铁蹄踏进了中国,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
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道路都相继失败了。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了曙光和希望。为了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敢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终于迎来了今日之辉煌中国!
为什么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都矢志不渝地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之奉献一切?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怀揣着“同一个信仰,同一个梦想”!
一颗“初心”从未改变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国家的新生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民族的独立和振兴,成了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也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历程,我们感到,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实质上就是努力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追逐“中国梦”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历史。“中国梦”有两大使命,或者说分两个步骤:第一步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步是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以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都为追逐“中国梦”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前行,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中国梦”有两大内容,首先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他“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他领导全国军民进行了波浪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实现了“中国梦”的第一步奋斗目标。毛泽东的“中国梦”,更是希望尽早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上最发达国家。毛泽东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为了建设这个“新世界”,他带领全国各族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新中国,并与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系统地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与构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的“中国梦”,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具体提出了“两步走”进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阶段性目标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相信到21世纪中叶,中国“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核心,主持中央工作13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的“中国梦”,不仅对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论述作了进一步深化,而且明确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并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曲折的严峻时期,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为后来“中国梦”的雷霆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胡锦涛作为党的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10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的“中国梦”,更加强调了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更加强化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为“中国梦”思想的呼之欲出做好了一切准备。
十八大确立了习近平作为党的总书记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梦”成为他治国理政的一面鲜艳旗帜。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他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黄钟大吕,雷霆万钧!从此,“中国梦”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引领着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路上阔步前进。几年过去,从来也没有看见中国人民像今天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平崛起,成了向“中国梦”进发的最有效途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成了向“中国梦”进发的最强劲动力。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始终未改,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都企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也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共同追求。
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
新华门坐落在北京西长安街西段,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中南海的正门。它由当年的宝月楼改建而成,门口是一座古典风格琉璃瓦顶雕梁画栋的二层明楼。楼的上层,四周槅扇,朱栏护廊,给人以开朗典雅的感觉。石青地金字楷书“新华门”三字匾额,悬挂在楼前檐下。金红交辉的大型国徽高悬在二楼檐际。矗立在门外场地正中的,是高悬五星红旗的大旗杆,门外两旁八字墙上镶着两条红底金边白字的大标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门前一对巨型石狮分列左右,进门迎面是一堵青砖到顶的大影壁,影壁上是毛泽东手书的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最高党政机关的“党训”“政训”,更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座右铭”!
新华门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和宗旨诠释得形象而具体、鲜明而深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核心内涵;“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毛泽东的眼里和心里,人民是创造社会的主体,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是变革社会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通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实质上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离开了人民的支持,共产党不可能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没有人民的拥护,共产党也不可能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兵民是胜利之本。”“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毛泽东的这些光辉论述告诉我们: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最尊重人民,最热爱人民,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民说话,为人民撑腰,为人民办事,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扬眉吐气当家做主人。所以当人们高呼“毛主席万岁”的时候,毛泽东那句“人民万岁”的回应,既惊天动地又感天动地,从此始终在老百姓心中回荡。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新的历史!
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因为共产党人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眼里和心里,共产党人就是人民的公仆,就应该时刻把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说:“我们进了城,执了政,是做官呢,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呢?这个问题是毛泽东同志过去多次讲过的。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做官,一种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如果不是做官,而是当人民的勤务员,那就要以普通劳动者的面貌出现,要平等待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江泽民说:“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胡锦涛说:“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这些光辉论述告诉我们:我们共产党人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的儿子”,服务于人民乃天经地义。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共产党人没有理由不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没有理由不去与人民风雨同舟一路同行!
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习近平的眼里和心里,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党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就能无往而不胜。从大队党支部书记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清楚和清醒地知道人民的所思所想。“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习近平的这些光辉论述告诉我们:“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了全国人民共同的美好向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去追逐这种美好,系责任所在,当义不容辞!
总之一句话,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历来是靠“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来实现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共产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所有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继续走在“赶考”路上
1930年初,在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诗意地回答道:“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地平线上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果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后,新中国诞生了,“中国梦”的第一步目标实现了!
当有人怀疑革命胜利的前景时,毛泽东给出的是坚定信心;而当革命胜利来临时,毛泽东却心怀忐忑。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头一天晚上,毛泽东批阅完最后一批文件后,站在窗前眺望着夜空,一支一支地抽起烟来。他边吸烟边想着李自成进北京的历史悲剧,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直到3月23日凌晨三四点钟,毛泽东才上床睡觉。23日起床后,毛泽东走出门口,周恩来迎上去问:“主席,没有休息好吧?应该多休息一会儿才好,长途行军坐车也是很累的。”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该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做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个“进京赶考”的故事,连同毛泽东在这里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告诫,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都铭记在心,继续走在“赶考”路上,一直向着“中国梦”的第二步目标奋进,都“考出了好成绩”,都交出了好答卷。
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经过20多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把一个“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向人民交出了一张写满自豪的答卷!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以改革开放的非凡胆略与勇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向人民交出了一张张写满自强的答卷!
习近平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大抱负和历史担当,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新胜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更加广阔的前景,让中国人民“强”了起来,向人民交出了一张写满自信的答卷,并将在这张答卷上增添更多更出彩的答案!
“赶考”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执政课题,“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答卷。今天的“赶考”主人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今天的“考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但“赶考”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赶考”的标准也更加严格。
习近平说:“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中国道路,中国梦想,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走在“赶考”路上。但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永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下一站:2021!再下一站:2049!